人民教育家于漪说过:“与其说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不如说我一辈子学做老师。”于老师一句话便道出了教师职业的真谛——能写一辈子教案的不一定是好教师;善于学习,不断探索的教师才能在实际教学中做到更好。这也同样是东方学校教师的信念。
为丰富教师假期生活,响应学校“教师等身阅读”工程的号召,2021年的暑假期间,东方学校初中部全体教师完成了学校推荐书目——《一个很好很好的小孩》的阅读,并写了读后感。
《一个很好很好的小孩》是由王悦微老师所作,主要讲述了王悦微老师班上孩子的48个真实而温暖的故事。作品分别从老师和母亲的视角,将学习、人际相处、情感启蒙、原生家庭等教育和成长问题,用48个真实而温暖的故事娓娓道来,给我们带来无限感动与反思。
对从教者来说,教师是一份职业,这份职业需要坚守;教学是一门专业,这门专业讲究艺术;教育是一种事业,这种事业提倡奉献。东方学校的老师这样看待对学生的教育:
千个孩子千种个性,安静、听话、早熟、淘气、顽皮、自卑等等,形态万千,一方面表现的赤诚天真,另一方面又呈现出冲动、单一的思想状态,有共性,也有差异,这就是孩子,是所有人成长过程中都有可能出现的情况,这些情况随着孩子的成长而不断发生改变··· ··· 回想一下自己的成长过程,反思自己的育儿经历,结合读这本书的感悟,更能够体会到家庭、学校、社会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的根本影响力,对学校和家庭来说,教育是需要教师、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的,教育的意义就是让我们与孩子共同丰盈,相互圆满,成就彼此;而社会,也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作出示范,肩负起“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责任,促进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相互成就。
——语文黄玉萍老师
这本书带给我的更多的是自省。每读一个故事,我就会想起自己之前班级里面的孩子:眼里有着星辰的陆昱珲、性格内敛如柳清清的李嘉欣、热心关爱每一个同学的班长郭嘉禹……想着和这些孩子相处的经历,被他们气到怒吼,被他们急到跳脚,自己当时这些行为是不是伤害到他们?“你有多幸运能看到一朵花向你彻底张开,那些小小的花蕊,信任地让你一览无余,你有多重要,你一句无心的话,都会在孩子们心中激起圈圈涟漪。”这或许就是教育的初心吧!至此,我想说,请相信每一个孩子都会开出独一无二的花,所以,让我们耐心一点,多关注,多交流,多发现,多一点,再多一点!做一个很好很好的老师,去培育一个很好很好的小孩。
——语文赵敏老师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他们折断翅膀,每天承担着这个年纪不应该承担的重负,或学业,或生活,或人际。我们作为老师,应该用耐心,细心,爱心去对待每一个小孩子。
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故事就是老师给孩子看手相。孩子被同学欺负,性格孤僻,为了让孩子走出阴影,老师选择了一种诙谐又有效的方式——给孩子看手相。为了能让孩子更加优秀自信,老师提前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让孩子能够改变对老师的看法。让孩子能够更好地融入这个集体。老师这样的做法无疑是正确的,聪明的,既能够调动孩子的好奇心,还能帮孩子解开心结。所以说,做老师必须十八班武艺样样精通。能够用爱心,耐心浇灌每一朵花,用聪明和睿智引导他们,为这些小天使安装好飞翔的翅膀,让他们在蓝天自由自在地翱翔。
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孩子都用心去浇灌吧!我们要让他们绽放出自己最美的年华!
——语文杨晓敏老师
——语文郝愿老师
这是一本触动心灵深处的书,王悦微老师在这本书中的表达言辞恳切,情感真挚,阅读时常常被其中真实而温暖的故事所打动,读后更是让人在感动之余陷入深思。每一个故事中都能感受到王老师对孩子们发自内心的爱,孩子是最天真可爱的,但是他们并不呆傻,老师发自心底的这份爱,他们是能够感受到的,这种爱是自发的、真切的,而不是形式上的,在爱的前提下,规范孩子的行为习惯,对孩子提出学习目标等等,孩子的逆反情绪会较少,甚至没有。
“讲道理固然是教育的一种,却不是全部。很多时候,教育是一个眼神,一次评语,一次小小的礼物,甚至是一次冲突”,抓住每一次教育的机会,在书中有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比如在和孩子沟通时要放弃权威,放低身段,仔细耐心地倾听孩子,这样才能进入他们的世界;同时不能一味的倾听放纵,对孩子产生的一些懒散问题采取盯、关、跟三步;注意关注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细节,从细节中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和心理等问题,对于一些明确的事情给予肯定和鼓励,学生在老师的关注下会成长特别快。
——数学张艳超老师
我发现,大人看小孩子,确实是有上帝视角的,他们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大人就会知道这个孩子想要表达什么或者要做什么。比如,上课喜欢捣乱的孩子,十有八九是缺乏大人的关注;经常莫名其妙主动干扰别的同学做作业的孩子,大多是好胜心很强;成绩平平,总喜欢欺负女同学的孩子,老师别生气,问问他们是不是喜欢女同学……如此种种,只要大人有心观察,就会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并帮孩子改正。然而事实上,大多数大人总会以过来人的姿态教训孩子,而不是教育孩子,这值得我们每个老师,每个成人去思考,去改变。
——数学弓烨丹老师
在与学生相处过程中,要严慈相济。一是严而有理,对于学生出现的各种缺点和错误,有的老师能耐住性子,稳住情绪。但有的老师火气一上来就会对学生进行处罚,可能会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二是严而有度,如果对学生的要求过高,学生无法达到,这种严格毫无意义。教师要适度的要求学生,才会收到好的教育效果。三是严而有方,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也要采取耐心、疏导的方法,要寓教于教学之中。
——数学霍智慧老师
假期有幸读了王悦微老师的《一个很好很好的孩子》这本书。被书里的孩子们的天真逗笑,又被他们的赤诚感动落泪,王老师让我们看到了每个孩子心底的光!正是这份发自内心的理解和善于发现孩子闪光点的追求,让很多孩子受到了鼓舞,找到了学习的动力。书中的很多故事触动了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让读者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小时候!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和老师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影响孩子一生。王老师恰好兼具这两种身份,为人师、为人母的心得分享,让我们明白教育孩子首先要真正的理解、走进孩子,让孩子成长,同时也圆满自己。
——数学刘凯
我很喜欢王老师对于每件事情的处理方式,她总是那般温暖睿智,总是能捕捉到孩子内心的真正需求,尝试着打开孩子们的心扉,并且不带有任何偏见,对每个孩子都充满爱,即使是犯错误的孩子也要带着爱和关怀,包容、理解她们,她们并非天生坏,她们只是由于经历少,够天真才一不小心走了错路,她们仅仅只是需要我们拉一拉就能回来,那我们作为老师又有什么道理不去帮助他们呢。在这一个个小故事里,我看到了一个个鲜活的身影,激起我对自己学生的回忆。
如今社会,政策频出,对于老师的限制越来越多,我抱怨过,也失望过,尤其是在工作不尽如人意,孩子和家长并不理解你的良苦用心时,也曾后悔选择的这条路……写到这里,好像变成了我的自我反思了。比如书中那些让人难忘的语句:讲道理固然是教育的一种,却不是全部。这使我一直以来的教育观念瞬间崩塌,原来我一直都是错的,书中说很多时候,教育是一个眼神,一次评语,一次小小的礼物,甚至是一次冲突,回想自己的学生时代仿佛确是如此,老师不经意的眼神,那眼神是鼓励的光还是反感的烦,如同写在脸上那般清晰。我们也曾经是他们啊,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带着傲慢的姿态去看孩子们呢,如果我们可以接受自己的平凡,那为什么不能也接受孩子的平凡。
——数学郭亚鑫老师
同样是老生常谈的教育理念,我却还是想专门提一下我的感受。我曾经读过一本书叫做《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条“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就像《一个很好很好的小孩》中提到的那些让每个老师都头疼但又总能遇到的“捣乱大王”一样,她们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有鲜活的个性、差异的家庭、独特的思维等等,而这些,王老师总会在解决问题之前照顾到,并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最终采用最合适的“教育方式”,并且,王老师从不给大家设立一样的目标,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目标,也不把学生作对比,只让学生努力超越曾经的自己,并且及时给予鼓励,这些做的太棒了,也是总结这些特质下来,我才明白我在初为人师时就有的缺点。就是不会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也并不能及时观察到学生非成绩的各种进步并给予学生鼓励,长此以往,一定会打击学生积极性,也会把学习的目的变成成绩而非做更好的自己。鉴于此,我决心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这个问题并加以改正。“你有你的优点,更有你的尊严,你真的不必这样去讨好别人。成绩不算什么,真的,你真诚、善良,我一直都很欣赏你。”王老师用这样温暖的话来鼓励不自信的孩子,我觉得很感动。一个老师能做到不只关注那些成绩很好,很活泼开朗的孩子,也能留意到喜欢一个人默默呆在角落的孩子,这样很难能可贵。
——英语丁宇老师
我在书中摘录了王老师的一些经典语录,再次和大家分享:
1·心理关怀很重要,人生充满各种奇迹,说不定下一个落到我身上呢。
2·这个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人,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你怨恨,不甘心,都无法改变这件事,不如坦然面对,接受这个现实吧,和自己妥协,然后活出自己的精彩。
3·人的出生是无法选择的,生命只是个偶然,生下来,就必须活下去,所以不必追问为什么活着的理由。
4·我认为人活着,主观为自己 ,客观为别人,仅仅为自己活未免自私,单纯为别人活,就失去自己。
5·对于孩子而言,最最重要的并不是教他什么知识,而是在他心里种一个积极、阳光、乐观的种子。
——英语李娟老师
三年老师,三年师生情。孩子们原本天真可爱,对老师天然的权威有畏惧感,他们也乐意听老师的教导。但是,并非每个孩子生下来就能拥有很好的原生家庭和通情达理懂教育的家长,老师只能陪伴学生们一段路,家长则会影响他们一生,如果家长做不好榜样,那孩子身上的问题真的很难化解。有的老师会对这些问题视而不见,有的老师则会紧抓不放,追究到底。有人说,多希望自己也能成为王老师的学生呀,因为她就是那种会发现学生问题,会追着学生用爱,用温暖让他变得更好的老师。
——英语王慧芬老师
教育是一个恒久不变的话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需要时常回顾和思考,是否在正确地引导着我的孩子们,一路走来自己是否还秉持着初心,是否还怀揣着热情?2021年暑假有幸读了王悦微的《一个很好很好的小孩》,感触颇深。书中王老师讲,生命互相圆满对方,丰盈自己。书中最后也总结一切的关键在于我们对“养育”的认知:我们是孩子的陪伴者,而不是拥有者。这是养育的意义,我想这也是教育的意义。
我曾经也下意识的把学生们“分门别类”,A是乖乖宝,听话惹人爱,太省心啦;B是捣蛋鬼,又叛逆又固执,让我操碎了心;C也是捣蛋鬼,但是挺聪明,对这孩子得使点劲,“响鼓需得重锤擂”嘛......与他们相处愈久,我才慢慢体会到,他们是彼此不同,但他们都是孩子,需要我去指引。我们博大精深的文化给了教师这个职业很多种比喻,蜡烛、园丁、春蚕......我个人最倾向于——灯塔。我们不是只给孩子们光和热,不是只为他们输入养分清除害虫,我们不是只为了他们的冬暖夏凉,我们要给懵懂中的他们指引方向,我们不光要照亮光明的部分,我们更要照亮黑暗,要让孩子们看到,让他们知道。“我们给出我们的建议,但人生的道理,还是得孩子自己去亲自经历,才能真正懂得个中的滋味,并成为精神的一部分。”
——英语周古月老师
于孩子而言,每一个孩子的心都是光明的,每个孩子的灵魂都是自由的;于教师而言,用心去记录点滴,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于家长而言,去倾听,去接受,去学习,享受与孩子相处过程中的美好。
这是我读完《一个很好很好的小孩》一书的感受。在行为指导这一篇章里,作者讲到她如何“制服”一个淘气顽皮的问题学生,让我很有共鸣。这个孩子和所有的问题孩子一样,不爱学习,上课玩文具,打哈欠,甚至高兴起来就会随意地在下面插嘴讲话;作业写不完或是不写,字迹也是龙飞凤舞。一天,因为打人被告状,所以不禁训斥了他,而他转头回到班级就骂老师。虽然老师通过一些方法化解这一问题,但是他的问题依然很多。即便请教了一位身为著名特级教师的朋友,也无非就是“三紧”政策,盯紧、关紧、跟紧。但是由于恩威并施,加上作者把他这个离异家庭的孩子当成自己孩子一样去关爱时,这个小男孩被一点点的感化了,并有了明显进步。最后这个孩子在周记里写道:“我考试及格了!我飞快地跑回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我的爸爸,奶奶和爷爷,还告诉了我家的那些植物,让它们也高兴高兴。”其实,问题孩子的快乐也很简单。
——英语孙炜岳老师
读了《一个很好很好的小孩》,收获的不只是有趣的故事,不只是看到了别人的孩子,更收获了放弃身上大人的权威,放低身段,仔细耐心地倾听孩子,进入他们的世界,世界会回报给我们一个更好的孩子的启迪。每一个孩子都是光明的,他需要大人引领和倾听;每一个孩子都是自由的,他需要父母师长的尊重和成全。
小孩和老师的关系是情感先行的。很多时候,“教育是一个眼神,一次评语,一个小小的礼物,甚至是一次冲突。”当然,这份“爱”也是需要理性的。
这是一本充满了真诚和善良的书,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我们要时刻让内心留有一块柔软的位置,理解、包容后,睿智也会出现。我们会遇见那些个很好很好的小孩,也会成为一个很好很好的教师。
——英语杨俊英老师
掩卷再思,我们希望一个孩子上学过程学会什么呢?我们希望培养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有一点是明确的,一个人的成才过程是漫长的过程,切忌拔苗助长。之前想过,在小学阶段、初中阶段,我只要培养好孩子的读、写习惯和能力就可以了。这两天看了《自学是门手艺》,我觉得还要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孩子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大学阶段,甚至参加工作之后才慢慢形成,形成的过程中,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影响:阅读和阅世。这两个方面的能力就是自学能力的反映。孩子将来能遇到什么样的老师是我不能控制的。
——英语尤明杰老师
做为思政教师,我在教七年级下册内容时,其中有部分就是讲青春期,第一次讲没有经验,也对学生真实的想法不是足够了解。通过阅读王老师的这本书,我有所感触,有所反思。我在读到情书的力量的时候,回想自己曾经对学生传递情书的处理方法,现在想来觉得有所不妥,直接没收,没有其他的措施。简单谈话,学生可能并没有从内心真正认识到应该怎么去表达自己的情感,以及收到情书怎么回应和处理。而该书作者王老师的做法很值得借鉴,她并没有简单的说教,而是通过阅读王小波和李银河的情书集《爱你就像爱生命》,以课堂活动,和学生分享该书籍节选部分的方法,让学生来阅读,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对“情书”是敏感的,这样的朦胧情感是正常的情感。王老师说:“看,爱情多好。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需要爱情,渴望爱情。一个人能被别人爱,是幸福的。一个人懂得去爱别人,是人生中重要的一课…...【节选122页】”王老师先进行了引导与说明,学生们安静下来然后开始了阅读。并让写情书的孩子阅读老师想对她说的话,间接的进行了教育与引导,效果很好。从王老师的身上真正看到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从字里行间看到了对学生的爱。我在想,如果我做为思政教师再讲相关的教学内容的时候是否也可以换一种教学方式,让孩子能表达,能参与,同时也能真正实现情感的正确表达,而并不只是用成绩来引导教学!
——政治王娟老师
掩卷再思:教育是高尚的、雅洁的,她有不同于其他行业的奉献;教师是神圣的、无私的,她有不同于其他职业的耐心与爱心。不禁想起一句话:教师是世界上唯一与你没有血缘关系却希望你好的熟悉的陌生人……教书育人,有学识的输出,也有情操的培养,如此,才真正体现了国家发展、民族进步教育是基石的观念。
作为教师,学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一个教师的良好品质:品质是一位教师在教育界的“通行证”,也是一位教师人格魅力所在。教育需要耐心、爱心,细心,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苏联著名教育家契诃夫曾说:“敏锐的观察力是一个教师最宝贵的品质之一。对一个有观察力的教师来说,学生的欢乐、兴奋、惊奇、疑惑、恐惧、受窘和其他内心活动的最细微的表现,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一个教师如果对这些表现熟视无睹,他就很难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而这种观察力的培养需要教师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需用爱心、耐心、细心去观察学生、留意学生。即处处观察,时时在意。这需要付出极大的心血与精力,这也是教师职业神圣之所在,教育奉献之源头。
——政治杨慧娟老师
在《学霸阿腾》的故事里面,王老师展示了一个爱学习、懂学习的孩子形象。他虽然是一个小学霸,但是不是死读书。他对自己、对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也经常会质疑老师的课本,但这并不是无理取闹,自以为是,显示自己多么的聪明,而是从别的思路来和老师侃侃而谈。一个勤于思考的孩子,他的思维模式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王老师在书中记载了这样的一个小故事:做为一个小孩子,阿腾也喜欢自己有很多的零花钱,可以尽情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于是,他就用他的零花钱去偷偷的买彩票。这还不算,在买彩票的时候,他还认真地研究前几期彩票的中奖规律,他认为自己选好了的彩票号码一定能够一举中奖。虽然最终没有中奖,他也时常在安慰自己:人生中总是充满了各种奇迹,说不定下一个奇迹就落在了我自己的身上呢!这种乐观、豁达以及勤于思考、研究发现的精神,让王老师特别的赞叹。
拥抱成长,根植教育。在教学工作中,我会逐渐成长,耐心执教,用爱浇灌学生的成长,根植教育的土壤,让祖国的花朵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历史周慧芳老师
在我看来,所谓的“坏孩子”、“坏学生”,只是对于他们某些不正确的行为的表面看法,当你真正走进这些“坏孩子”的内心,你会发现他们和所有“好学生”一样,也很出色。读完这本书我不由得想起之前接触的一个学生,他是老师眼里“不太正常”的孩子,总是有怪异的举止。班里出现任何问题,同学们怀疑的第一对象就是他。渐渐地,连他们本人也认为自己就是“傻子”,拒绝和所有同学来往,对所有同学充满了敌意。同学们看到他的第一想法便是远离,甚至当新来的老师经过这个坏孩子的时候,孩子们会告诉老师要远离这个学生,因为这个“坏孩子”随时可能会伤害到老师。但是经过观察发现,虽然这个学生上课不听课,甚至时常开小差,但是他的记忆力却特别得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背会一篇新课文,也会在受到老师鼓励后,露出害羞的笑容。南慢的这个孩子开始愿意认真听讲了,在课上很努力。这个“坏孩子”也慢慢的找回了自信,重新认识了自己。
——地理武丽娜老师
正如她在文中所说,人在长大后,就会变老,但如果一直和孩童在一起,每天为那些微小的事情惊喜、开心,那么变老的就只有容颜,而不是心灵。俗话说,相由心生。心态年轻,容颜自然也不会老。而在读完《一个很好很好的小孩》后,我也发现了王老师的另外一面。原来王老师在课堂上,并没有像微博上表现出来的那么优雅从容、气定神闲。原来她气极时也会对学生大声吼叫,会被调皮的孩子气得哭鼻子,她会失望也会痛心。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爱之深责之切吧。也正是因为这种爱,让王老师深信,每个孩子的心都是光明的,每个孩子的灵魂都是自由的。
王老师笔下每一个孩子都是真实而纯真的,他们也许会调皮恶作剧,也许会顽劣不听话,他们或许有着这样那样的小毛病和坏习惯,可王老师总能发现他们闪着光的那一面。那是因为对孩子,王老师永远能心怀善意。
——地理王娜老师
“ 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世界”这个故事,使我感受到了尊重、理解与平等。以前,由于工作的原因,会经常带着学生去幼儿园见习,当时受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影响,我们老师在和小朋友沟通的时候都会蹲下来。这不仅仅是形式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拉近孩子与老师之间的距离,而老师又会以孩子的视角看问题,以孩子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在日常教学当中,我们师生之间基本上也形成了一种课上是师生,课下是朋友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增进了师生的理解、信任。
——生物那辉老师
2021年暑假,杨校长给我们所有老师推荐了一本他觉得非常值得我们去阅读的一本书--《一个很好很好的小孩》。在这本书中,有48个真实的教育故事,有些故事看得人泪流满面,有些故事又令人忍俊不禁。可每一个故事,都是那么的贴近生活,有很多故事让我回忆起自己的小学时光。
同是教育者,我很佩服作者为人师为人母的那份纯粹乐观,更佩服作者教育学生,养育自己孩子的那份从容与睿智。书名叫《一个很好很好的小孩》,但通过温暖的故事,我读到的是一个很好很好的成人。这个成人是一位老师,更是一位妈妈。她用包容、倾听、付出与爱陪伴自己孩子的成长,成长的过程中时时刻刻在反思自己为人母的不足并改进!这位很好很好的成人,用爱、善良、真诚与睿智守护孩童的成长!
——生物张红霞老师
在不同阶段,面对不同的问题学生,要用不同的解决方式。对学生的评价要多元化,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多去关心鼓励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韩愈在《师说》里写:“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在今天,教育的普及以及全民对教育的重视,老师不仅仅只是“传道受业解惑”,还担负更多的职责。在这个教育不断改革变新的时代,对老师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教育的转变,学生心理的变化,对老师来说都是一项挑战。需要多方面的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己,才能应对现今的教育工作。
——生物朱娜老师
回想一年以来和孩子们的相处,这些孩子善良宽厚,坦诚真实,努力自信,但是同时,他们也会偷懒,嫉妒,不守纪律。在相处的过程中,逐渐的,遗忘了他们的一些美好,也放大了一些缺点。
“没关系,多说几次,多教几次,总有一天,他会懂得。”我开始尝试宽慰自己,深呼吸,再来一遍。给自己一份体面,更给孩子一个机会,在阅读《一个很好很好的小孩》以后,自我反思的最深刻的一句话:讲道理固然是教育的一种,却不是全部。在教育的过程中,了解每个孩子的做事动机,找到他们内心中柔软的地方,逐渐的改正孩子们的缺点。共同进步的道路上,了解孩子们对自己的评价,积极的,向上的,向着更好的合格的教师目标努力。
——物理任宝宝老师
在学校,大部分的老师们只是灌输书本上的内容,很少关注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更不曾关注过他们在青春期产生的各种困惑;在家中,父母只是让孩子努力学习考个好成绩,却从未对孩子的心灵、品德、兴趣爱好等其他方面予以引导。成绩好的学生只是从小在接受教育的时候学习习惯好,每天认为不听课是不对的,不好好写作业是错误的,所以认真听课,努力完成作业所以成绩很好,能不能从孩子的心理让孩子爱思考,爱学习,爱动手,爱拼搏呢?
另外我认为《一个很好很好的小孩》这本书最为亮眼之处在于,王悦微用灵动活泼、充满真情的文字与读者探讨了什么才是教育?什么又是最好的教育?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物理谭冬勇老师
在学校,大部分的老师们只是灌输书本上的内容,很少关注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更不曾关注过他们在青春期产生的各种困惑;在家中,父母只是让孩子努力学习考个好成绩,却从未对孩子的心灵、品德、兴趣爱好等其他方面予以引导。成绩好的学生只是从小在接受教育的时候学习习惯好,每天认为不听课是不对的,不好好写作业是错误的,所以认真听课,努力完成作业所以成绩很好,能不能从孩子的心理让孩子爱思考,爱学习,爱动手,爱拼搏呢?
另外我认为《一个很好很好的小孩》这本书最为亮眼之处在于,王悦微用灵动活泼、充满真情的文字与读者探讨了什么才是教育?什么又是最好的教育?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物理谭冬勇老师
这本书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天真的孩子的世界,以及一个用爱、善良和真诚守护他们成长的老师。
这本书是从老师和母亲的视角,将学习、人际相处、情感启蒙、原生家庭等教育和成长问题,利用真实而温暖的故事娓娓道来,给我们带来无限感动与反思。
我渐渐明白,记录,让内心留有一块柔软的位置;理解,包容后也会出现睿智;最后,我们会遇见很多很多很好很好的小孩,我将努力成为一名很好很好的老师。
——体育王晓磊老师
我利用假期的时间阅读了《一个很好很好的小孩》这本书,读后有很多的感想,书中首页上写道:一起做好老师,好老师的标准,我的理解一直是教学业务出色,真善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我时常思考,也形成了一些自己的育人理念,多听、勤思、善问;务实、勤恳、诚信。我真善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可能有些时候,我们会感觉小孩子非常烦人。但其实我们也需要通过与孩子的相遇而获得进一步的内在成长。
——体育贺少鹏老师
王老师是一位有真性情的老师。在书中她毫不避讳地说道:“每个班级都有这样的孩子,他们才是沉默的大多数。教书这些年,我已经习惯了他们的存在,也习惯了他们的仿佛不存在……”以及“一个不算漂亮的女孩子,加上成绩也不太好,又是老实巴交的性格,在班级里的位置真有点尴尬。”在前一个故事中王老师帮助一位患有骨头早闭合症的矮小女孩找到了生活的信心,后一个故事里又让女孩清清摆脱了凭借讨好同学来获取存在感的习惯,站上了舞台,真正让人注意到了自己。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我们的孩子可能都是班级里沉默的大多数,他们不是学霸,也不是学渣,没有帅气的外表和讨喜的性格,这样的孩子很难引起老师注意。这诚然是教育压力及学生数量庞大导致的后果,但是也希望老师们都能够像王老师一样善于发现,乐于帮助。
读完这本书,我们也有理由相信,这些很好很好的小孩,在如王老师般家长与老师的教育下,一定会长成很好很好的大人的。
——美术文来春老师
《论语》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教师的言行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微笑地面对,给学生阳光;宽容地教育,予学生自律;豁达地相处,帮学生博爱;睿智地授业,淡泊名利。东方学校“用心办教育,用爱做教育”,教师所有之志唯有助学生成才,以身作则,带领学生恭迎美好的明天!
编辑:徐磊
初审:刘浩研
终审:杨瑞军
电话:0471-3603255 微信号:dongfangxuexiao2014
地址:呼和浩特市金山开发区君子兰路东方国际城内